以下是一些近期的蓄电池行业新闻:
1. 人大代表提出行业相关建议:
◦ 全国人大代表、骆驼股份董事长刘长来针对铅蓄电池行业绿色转型中的核心矛盾,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建议。一方面,他指出我国现行法规将富液式成品铅蓄电池列为第8类危险货物,强制用危险品专用车辆运输,导致物流成本激增,建议对成品铅蓄电池道路运输实施豁免政策,并借鉴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经验,更新铅蓄电池铁路运输条件以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针对再生铅产能过剩、区域失衡问题,他建议建立产能总量“硬约束”,如设定区域处理能力上限为产废量的150%、出台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关停低效落后产能等。
◦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提出了5条与废旧电池回收与再利用相关的建议,包括建设可追溯的数字化回收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范性企业的资质审核、完善再生原料标准体系等。
2. 企业发展与市场动态:
◦ 武汉希冀锂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于新能源电池回收项目的科技型企业,2022年建设了动力蓄电池回收拆分梯次利用生产线,年回收拆解动力蓄电池包20000吨。其产品凭借梯次利用技术成功打入海外市场,2025年产值预计超6000万元,并计划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3. 政策相关:
◦ 曾出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对将老旧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换购成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加大补贴力度,同时各地可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消费者交回高安全隐患的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给予补贴。
4. 行业产能与布局问题:
◦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准的废铅蓄电池破损拆解处理规模约为1600万吨,具备冶炼处理能力的规模约为1500万吨,而废旧铅蓄电池每年的产生量仅约700万吨,处理能力严重过剩,且存在区域失衡问题,部分地区产能过剩,部分地区处理能力为零。
5.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 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的推进,对相关企业业绩有积极影响。例如南都电源子公司华铂新材料入选《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白名单企业,其锂回收业务采用领先环保工艺和装备,已形成全产业链闭环的一体化体系。
文章关键词:蓄电池